磁力分离法可以说是一种古老而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。 磁力分离法是一种利用磁场力截留废水中污染物质的固液分离方法。分离的效率取决于磁场力、物质的磁性和流体动力学特性。
根据物质的磁力性质,水中污染物可分为三类: ①抗磁性物质:本身无磁性,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的附加磁场与外磁场方向相反,这类物质必须采用特别的磁化技术才能进行磁分离; ②顺磁性物质:本身无磁性,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与外磁场方向一致的附加磁场,这类物质如锰、铜、铬、钡等,可用高梯度磁分离装置除去; ③铁磁性物质:这类物质中存在排列杂乱无章的磁畴,对外不显磁性,在外磁场作用下,所有磁畴与外磁场取向一致,磁场强度随外磁场增大而
增加,当增大到某一限度即达磁饱和,再增大外磁场,其磁场强度不再增大。铁磁性物质容易磁化,可直接采用磁分离法除去。铁质悬浮物、氧化铁、铁、钴、镍及其合金等均属此类。
磁力分离法可应用于:
①去除钢铁工业废水中磁性及非磁性悬浮物; ②去除重金属离子; ③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和植物营养元素; ④去除生活污水中细菌和病毒; ⑤去除废水中的油类物质。 |